一直以来,中公教育(002607)被视为教育界的“白马股”“公务员培训第一股”,市场前景广阔。但在今年三季报披露后,中公教育却因深圳证券交易所发来的一封关注函,引发了外界诸多关注。其中,业绩指标、销售回款首现负值等方面,出现“不利”信号。
对此,2021年12月28日,中公教育发布公告解释了上述疑问,同时,中公教育在近日也公开了其未来突破方向。
“虽然受疫情和宏观环境下的考试周期变化等因素影响,2021年企业经营表现不及预期,但支持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核心发展要素未发生改变,同时公司已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并将依托自身品牌、教研、师资、渠道、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职业教育尤其是现代技能型人才培训领域持续发力。”
此前,中公教育便加速业务战略转型。据悉,其在内部整合各项目资源成立了职教事业部,聚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截至目前,中公已与全国多所高校达成合作,共建了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融媒体产业学院、数字文创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多个学院。在2021年半年报中,中公也提到将持续探索新的细分赛道,开创中高端职业教育全品类市场,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同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来看,“职业教育”赛道是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政策红利不断集聚和释放。今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主导建立全国性、行业性职教集团,推进实体化运作。有行业人士认为,中公教育有望运用自身多年来在研发、师资、技术、服务等方面累积的经验,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人才、产业及创新领域优势,在职业教育赛道加速破局。
困境与竞争加剧,但前景仍然向好
中公教育于1999年创业进军教育培训领域,两年后,进入公务员考试培训领域,随后在教师资格培训、事业单位考试培训、考研培训等业务多点开花,成为了国内全品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佼佼者。2018年,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自此登上A股市场。
从中公教育的营收结构来看,主要分为公务员序列、事业单位序列、教师序列、综合序列及其他。其中,公考序列为中公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占总营收比在50%左右。
关于公务员培训领域,随着媒体的广泛报道与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公务员考试目前已是国内公众影响力仅次于高考的社会性考试,且该考试辅导市场正式进入成熟期。
公务员考试竞争依然激烈,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2009-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均超过100万人。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反弹,达到2.41万人,同比增长66%,报名审核通过143.7万人,参考人数为97万人,同比增长43%,招录比率为40:1,较2019年下降23%。
在公务员考试培训企业竞争格局中,中公教育更胜一筹。公务员考试培训是相较学历提升、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成熟些的细分赛道,渗透率、客单价、集中度相对较高,竞争格局相对确定。但中公教育最新财报的成绩却不济,2021年第三季度,中公教育实现营业收入为14.45亿元、同比减少68.79%,实现净利润为-7.9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为15.54亿元。公司在三季报中称,是因参培人数减少对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关于三季度业绩大幅亏损问题,中公教育在公告中进一步解释称,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因为收款不及预期、退费率较高、成本费用增长幅度较大,致使公司出现经营亏损。
在中公教育看来,这既有大型考试备考时间缩短通过率下降,也有教师招录公告人数减少招聘条件严格、双减政策的出台造成业务和人才竞争压力加大并导致各分公司运营的人力物力增加等客观外部环境影响,也有公司对困难预计不足年度经营计划调整不及时等主观因素影响。
但从长远来看,中公教育转型的“职业教育”大环境正在向好。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劳动力人口为8.1亿,新增具有一定学历的劳动力人口1332.5万,其中普通本专科学历占比约为57%,2019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为2688.5亿元,同比增长13.3%,预计2020-2022年保持13%以上的增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K12教育行业进入冷冻期,越来越多K12教育品牌入局,但职业教育赛道门槛较高,老玩家仍然占据优势。其中,不仅是品牌影响力需要时间积累,培养行业用户粘度、实现“复购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时,专职化师资资源也是教育企业共同的难题。
销售回款首现负值,受考试周期变化影响
据悉,中公教育将培训项目分成“普通班”与“协议班”两类。而在以“协议班”为主的业务下,协议班的模式为双方签署协议,如果学员考试没有通过,或公务员招考未被录取,费用可以部分或全额退还。
据中公教育公告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净流出现金5.05亿元,主要因为该季度公司收到培训费52.24亿元、支付协议班退费57.25亿元,形成净额负数5.01亿元(其余0.04差额为其他业务影响)。
收款不及预期方面,中公教育表示,受疫情影响,由于2021年省级公务员联考时间提前,学员备考时间缩短,培训意愿降低,省考培训招生规模和培训人次出现下滑,导致公司整体收入水平被拉低。此外,三季度的教师序列招录公告和报名人数大幅减少,同样导致公司收款减少,整体收款不及预期。
从公司披露数据看到,2021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高端面授班次(30天以上)开班数量占比仅21.11%,远低于2020年和2019年同期的33.21%和38.34%。长线班次的开班影响,也导致公司整体收入水平被拉低。此外,三季度的教师序列招录公告和报名人数大幅减少,同样导致公司收款减少。整体收款不及预期。
“以多省公务员考试为例,此前,中公业务部门也测算过,多省联考提前导致公司收款金额减少25—35亿元左右。按照2019年和2020年两个完整年度平均退费率测算,减少的收款金额影响公司收入13.63至19.08亿元。”中公教育称。
此外,退费率较高也是公司三季度业务亏损的直接原因。中公教育解释称,受疫情影响,2021年度多省公务员考试提前,其笔试面试成绩公告早于过往年度,教师招聘公告高峰也已在上半年结束,三季度成为集中退费高峰期,同时叠加考试周期变化影响导致收款不及预期,从而形成高于其他季度和远高于年度平均退费率的退费。同时,2021年度由于大型考试项目均在上半年或三季度早期全部结束,部分参培学员备考时间较短、协议班通过率有所下降导致协议班退费较多,因此退费率较高。
随着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双减政策,以及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在规范整顿校外培训市场,目前,中公今年在优化产品结构方面也做了很多有力举措,控制退费占比。并在经营层面加大内部资源整合、降本增效,三季度已初见成效,多措并举有望逐步改善公司运营情况。
编辑严向关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5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4.72亿股,占流通A股28.74%
综合诊断:中公教育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83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一封「请辞函」周四 (18日) 在网络上走红,信中提及已故娃哈哈集团创办人兼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辞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集团经营管理。宗馥莉突然请辞除激起集团第二代接班背后的千层外,也将内部矛盾曝光。...
本文“面对市场质疑 中公教育能否走出转型阵痛期?”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