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立科技(300716)的总市值只有14.75亿元,控股股东却要减持不超10%的股份,究竟是控股股东太缺钱还是公司市值依然不便宜?从2017年底上市至今,国立科技业绩持续走低,没少募资,但分红少得可怜,股价也持续走低,惟一受益的只有不断减持的大股东们,如此看来,国立科技更像是大股东的套现工具。
国立科技控股股东目前持股40.78%,如果完成减持10%,那么其持股量将降至30.78%,控股地位已经不再绝对,如果未来再进一步减持,就存在被其他资金收购的可能性。现在大股东仍要坚持减持股份,确定的原因只能有两个,一是大股东缺钱严重,二是大股东认为现在的股价已经高到了不愿意保留控股权的程度。
从公司的过往业绩看,2017年上市当年归属净利润创新高,而后从2018年开始归属净利润持续走低,到了2020年度,公司更是直接巨亏3.173亿元,这些年全部盈利也不够这一年亏的,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亏损5724万元,扣非后的亏损额增加到9441万元。
从国立科技截至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表看,公司账面货币资金1.457亿元,但是流动负债却高达10亿元以上,这就是说,公司现金资产尚不足以归还流动负债,虽然公司也有4.516亿元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但是这些应收款可能存在收不回来的风险,此外公司还有3亿元以上的存货,这些存货变现的难度也是存在的,公司的总资产为18.6亿元,其中应收款和存货的就占了7.5亿元,说明公司的经营能力欠佳,巨额的流动负债也给公司偿债能力提出了考验,所以本栏说,国立科技是缺钱的,但大股东在减持时,并没有提到要把减持所得资金借给上市公司无偿使用。那么大股东究竟是要变现拯救上市公司,还是想趁着股价还高,赶紧尽可能多的兑现价值?
说国立科技股价还高,主要是根据它的基本面,公司每股净资产2.8849元,业绩亏损,股价却在9元之上,按照价值投资的观点看,公司股价怎么都不算低,所以这也是本栏担心的大股东减持的第二个原因。即在大股东看来,现在的股价还是蛮高的,控股权的价值也抵不过股票的高价,所以能减持还是要尽量减持,毕竟如果未来公司业绩亏损,被ST甚至退市,那么大股东的持股就没什么太大的价值了,现在的逢高派发,绝对是正确的思路。
投资者在帮助大股东实现了胜利大逃亡之后,一旦公司业绩继续下滑,投资者又有什么应对之法?从历史上的经验看,中小投资者的应对策略都是相对被动的,只能是接受或者放弃,业绩滑坡,股价下跌,投资者除了割肉或者被套牢之外,也没什么选择,所以,大股东如果持续减持股票,投资者还是要认真思考一下,大股东减持股票的背后动机是什么,要不要自己去充当接盘侠。
评论员 周科竞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8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8940.19万股,占流通A股55.87%
综合诊断:国立科技近期的平均成本为9.28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一封「请辞函」周四 (18日) 在网络上走红,信中提及已故娃哈哈集团创办人兼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辞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集团经营管理。宗馥莉突然请辞除激起集团第二代接班背后的千层外,也将内部矛盾曝光。...
本文“老周侃股:国立科技更像是大股东的套现工具”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