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中信重工(601608)召开2022年科技大会,传达贯彻落实集团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总结2021年技术创新工作,部署2022年科技创新工作。
中信重工以近400万元重奖表彰荣获2021年公司科学技术奖、优秀设计师、优秀工艺师、青年创新创效先进个人的代表。
中信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俞章法对2022年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两个突出”强调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通过线上视频方式参会,中国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空空导弹专家樊会涛,河南科技大学校长孔留安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要求:
要始终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强化公司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使命担当,加大创新投入、激发创新活力,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全体技术人员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深度践行“两个一切”“顶天立地”的研发理念,勇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公司院士顾问团队的指导下,在践行国家战略上有新作为,在技术创新再上新台阶。
要以“市场开发”和“降本增效”为科技创新的两大重要抓手,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公司完成2022年“1125”重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在今年中信集团首届科技创新大会上,公司三项目分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实现了设置奖项全覆盖,三人入选领军人物,两项目获得集团首批十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授牌,公司作典型发言。
中信重工的科技创新走在了集团子公司的前列,得到了集团的高度肯定,这是中信重工硬科技实力的体现,是我们科技创新自信的体现,也是我们持续加大创新投入的动力。
在全面传达集团首届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后,俞章法董事长以“自信”作为关键词,回顾公司2021年的科技创新工作。他指出,集团首届科技创新大会的肯定,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科技创新自信。公司的科技创新自信,来自公司完备的创新体系、高端的创新平台、承担的重大创新课题、优秀的创新团队、开放的创新理念、丰硕的创新成果以及公司的前瞻布局和谋划。
对2022年科技创新工作,俞章法董事长强调要围绕市场开发、降本增效两个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支撑,要求做好“两个突出”:
一是突出重大课题、重大项目,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落实推进集团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突破“卡脖子”技术课题、重大技术装备及首台套产品、前瞻性技术储备课题,并通过培育创新文化、精选创新课题、加强平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机制保障,落实推进系统创新能力建设。
二是突出重点工作和任务,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要强化技术营销一体化,助力市场开发工作。坚定不移推进新产品产业化推广工程,加快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步伐;坚定不移推进智能化提升工程,切实落实“6321”数字化行动方案。要发挥技术主导作用,助力降本增效工作。要强化“刚性利润、柔性成本”的理念,认真思考研讨“收入-利润=成本”,要达成共识,形成自觉行动;要坚定不移推进产品竞争力提升工程,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定不移推进生产力布局工程,进一步强化核心制造,强化协同制造,强力打造合作共赢供应链体系。
俞章法董事长强调指出:
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我们要坚持把以创新引领发展作为主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在突破“卡脖子”技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方面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质量、创新实效和创新贡献,进一步夯实硬科技实力,进一步巩固国之重器地位,以科技创新的新举措、新成果支撑公司营收目标的实现,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会上,刘炯天院士被聘请为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樊会涛院士被聘请为公司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俞章法董事长专门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
△ 刘炯天院士、樊会涛院士、孔留安校长对公司技术创新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分别就国重实验室重组、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作了专题发言。
△ 中信重工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张志勇作题为《在践行国家战略上有新作为,在科技创新上再上新台阶》的技术工作报告,并分别与2022年公司重大研发项目专项和工匠创新专项的6名负责人代表签订科研开发项目责任书。
荣 誉 时 刻~
△ 公司领导先后为优秀设计师、工艺师及青年创新创效先进个人颁奖
△ 公司领导分别为获得公司科学技术奖各项目代表颁奖
△ 公司董事长俞章法为获得公司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颁奖
光 荣 榜
2021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政府奖项和荣誉
2021年度优秀设计师、优秀工艺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公司建厂65周年。技术系统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聚焦“1115”重点工作,坚决落实“两个一切”和“顶天立地”的创新理念,在科研开发、突破“卡脖子”技术、新产品产业化推广等方面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下,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为鼓励科技创新,对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进行激励,提高技术人员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积极性,营造全员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决定对1项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4项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创新设计奖、5项工匠创新奖、3项专利奖、4项技术标准奖项目,分别给予3万元~200万元表彰奖励。
同时,为表彰广大技术人员在突破“卡脖子”技术、科研开发、技术准备、技术服务、工艺设计以及新产品产业化推广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和突出成果,决定对2021年度表现突出的44名优秀设计师和28名优秀工艺师予以表彰奖励。
希望获得表彰的项目团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弘扬拼搏奋斗精神,为公司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
● 短期趋势:极度弱势行情中,投资者可暂时观望。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下跌的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7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30.37亿股,占流通A股69.98%
综合诊断:中信重工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12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一封「请辞函」周四 (18日) 在网络上走红,信中提及已故娃哈哈集团创办人兼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辞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集团经营管理。宗馥莉突然请辞除激起集团第二代接班背后的千层外,也将内部矛盾曝光。...
本文“近400万元!洛阳这家企业重奖科技功臣大红包~”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