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有两种分红方式,分别是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不过有不少朋友还是不清楚这两者的区别,更不知道该怎么样去选择,那么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老样子,为方便大家直接获取想了解的部分,塘塘将文章的主要版块总结如下,大家可以按需索取
1.基金分红是什么?
2.基金为什么要分红?
3.哪些基金能分红?
4.基金分红,对投资者而言是好是坏?
5.该如何选择?
6.如何设置分红方式?
01
「基金分红」是什么?
基金分红,简单而言,就是指基金公司把基金的一部分收益派发给投资者的方式。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基金的分红并不会带来资产的增加,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额外的分到了钱。它只是把基金里面的资产,用现金或者基金份额的方式,返还给到我们而已。
比方说,我持有1000份基金份额,基金单位净值为2元,那我的基金资产=基金份额*基金单位净值=1000*2=2000元。
现在,基金开始分红了,假设基金公司决定每份基金分红1块钱。
那「现金分红」是怎样呢?
我们将得到的分红资金 = 基金份额*分红净值=1000*1=1000元;
那么既然基金进行了现金分红,基金里面的资产也就会减少了。现金分红,我们持有的基金份数没有变化,还是1000份,但是每一份的单位净值会发生变化,从2块变成1块,我们持有1000份,这个时候我们在基金里面的资产,也就是只有1000元了。
分红后,我仍然有1000份基金份额,但是持有的总资产包含两部分:1000元分红得到的现金,以及剩余基金资产1000元=1000 (基金份额) *1 (分红后的基金净值) , 总额仍然是2000元。
也就是说,分红并没有使我获得任何实际收益,只是让我被动的赎回了1000元的现金。
只不过,这赎回基金,是没有收取赎回费的。
理解了现金分红,我们再来看红利再投资就很简单了。「红利再投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其实就是基金进行了现金分红之后,然后又把我们现金账户里面的钱拿去买成了基金的份额。
而红利再投资,也是没有手续费的。
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资产还是2000元,还是在基金里面。虽然说基金的单位净值降低了,但是基金的份数变多了,以前我们持有的是1000份的基金,现在我们变成了2000份的基金。
所以,红利再投资,就是调整了基金的单位净值和基金的份额,基金的总资产并没有任何变化,我们在基金里面的资产还是在基金里面。
02
基金为什么要分红?
可能有人会问了,既然是把钱从左口袋转到右口袋,也不会凭空多得到一些钱,那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呢?
首先,基金分红的前提是这只基金赚钱了,如果基金本身业绩很差一直不赚钱,那是不可能进行分红的,所以基金有分红,特别是经常分红,那么说明这只基金的业绩大概率不会很差。
并且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进行分红也有一些好处:
1.基金规模太大,不便于操作,基金公司通过降低基金净值的方式,能够降用户的“恐高心理”,吸引更多用户来购买他家的基金。
2.经常分红,给用户一种错觉——“咱们家的基金经常分红,特别赚钱”,让人们乐意购买。
3.在市场处于牛市或不太明朗时,基金经理通过分红的方式减仓,一方面可以让投资者赎回部分基金,落袋为安,减少股灾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基金经理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实施减仓,调整投资策略。
03
哪些基金能分红?
那是不是所有的基金,都能「基金分红」?
非也,只有具备以下条件,基金公司才能分红哦:
基金公司要满足这三个条件才有资格派发红利。当然,具体派不派发由基金公司决定。
04
基金分红,对投资者而言是好是坏?
在网上,我看到一个问题:分红的基金就是好基金,不分红的基金,就不是好基金吗?
其实,基金分不分红,对我们的总资产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只是基金的净值或者基金的份额会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不能用基金分红不分红来判断这只基金到底好不好。
05
该如何选择?
那我们是选择现金分红,还是红利再投资呢?
网上有很多人推荐「红利再投资」,因为「红利再投资」不需要手续费。
不过,我觉得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怎么操作对你有利,就怎么选择:
当你要用钱,或者你觉得基金的估值过高,建议选择现金分红,能帮你节约赎回费用;
当你看好这只基金,认为它还处在低估值区域,选择红利再投资,能帮你节约申购费用。
所以在投资上,很多时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应该学会灵活处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06
如何设置分红方式?
以大家常用的支付宝为例,登陆支付宝后:理财—基金—持有—找到要修改分红方式的基金—找到分红方式,进行修改即可。
好了,本期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关于基金分红,你看懂了吗
上一篇:监管机构正在考虑银行业改革
下一篇:金山第三季度净利润飙升
本文“基金分红有哪些?选择哪种分红方式更划算?”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