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车企的价格战还在持续中,上汽集团(600104)旗下的飞凡汽车携第二款新车F7杀入战场。事实上,飞凡汽车每一次新车的上市都会牵动众多消费者的目光,坊间为其冠以的“卷王”称号,足见飞凡凭性价比征战市场的打法早已深入人心。
此次飞凡汽车亦不负众望。《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飞凡F7车型22.99万-30.19万元的售价不仅相较之前28万-35万元的预售价直降5万元,更比用户调研预期的24.6万元低7%。而今年下半年,F7甚至还将推出20.99万元的磷酸铁锂基础版。
“20万元丐版的F7是临时增加的配置,用来应对当前的价格战压力。”有接近飞凡汽车方面人士对记者表示,管理层目前压力很大,独立1年多了成绩还不如此前的R品牌(飞凡汽车更名前名称)。上半年销量和份额必须不能掉队太多,否则就很难追赶了。
对此,飞凡汽车CEO吴冰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吴冰认为,(市场竞争的)关键一是能否满足用户需求,二是能否找到独特的品牌主张,三是成本控制、运营效率具备竞争优势。“今年是关键的变局之年,希望飞凡R7、F7能够构成品牌的双子星,在中国电动车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吴冰表示。
亟待提升销量
历数飞凡汽车的沿革,短短4年时间,先后经历了3次改名,导致其品牌影响力始终不高。
资料显示,2018年9月份,为冲击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汽集团推出“纯电动高性能豪华SUV”荣威MARVEL X;2020年5月份,上汽集团将R品牌从荣威的MARVEL系列“分离”,称之为专注于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品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设计用心、配置均衡,但上述两大品牌车型销量始终不尽如人意。
2021年10月份,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投资设立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并将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的R品牌独立运营,由飞凡汽车以轻资产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至此,在经历了3次改名后,飞凡汽车正式诞生。
2022年9月份,上汽集团副总裁兼上汽乘用车总经理杨晓东卸任,吴冰以飞凡汽车CEO身份兼任了上汽乘用车总经理一职。早在飞凡第一款产品R7发布时,吴冰曾表示,“作为精准切入中高端蓝海市场的重磅产品,飞凡R7承载着飞凡汽车创变新生,破局而立的使命。”不过,飞凡R7依然未如预期般担起厚望。
《证券日报》记者查阅上险量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飞凡汽车的销量仅为250辆,同比下降84.55%,环比下降90.04%,其中飞凡R7的销量为210辆。时至2月份,其销量进一步下跌至68辆。
在外界看来,在第一款产品R7静默失声后,相比此前定位的“向上之作”,飞凡汽车如今更需要的是一款“翻身之作”。飞凡汽车和它的掌舵人比任何以往时候都需要销量业绩来证明自己。如果飞凡汽车销量始终未见起色,不排除会被上汽“收编”,重回荣威品牌序列。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高云鹏告诉记者,飞凡汽车前端降价,后端降本的动作一直在进行,比如今年1、2月份两次产品降价,公司内部分批次裁撤驻场供应商数量等。如今的飞凡汽车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关键节点。
“降价潮”之下飞凡汽车如何突围?
外部环境的剧变也增加了飞凡汽车突围的难度。众所周知,2023年开年,受宏观环境和新能源汽车降价的影响,汽车市场整体经营压力增大,终端库存快速上升。截至3月29日,有超过40个汽车品牌的终端零售价格下降。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前两周国内乘用车销量为41.4万辆,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11%。地方补贴和官方降价非但没有如预期般大幅刺激汽车消费,反而进一步加重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
在此背景下,近期上市的智能电动车都在寻找成本与售价的锚点。以同门品牌智己汽车为例,2023年2月10日,定位于中大型豪华SUV的智己LS7正式上市,原本的预售价为35万元,上市后起售价直接降至30.98万元。如今,飞凡F7同样采取了“新车上市即降价”的策略应对市场变化,即用中大型豪华纯电轿车的产品力,去打中端主流量产市场——“高举低打”的性价比竞争策略。
“去年中国20万-30万元的乘用车销量在370万辆左右,这个市场是大有可为,是飞凡品牌的核心市场。我们希望通过F7让更多用户知道飞凡品牌。”吴冰在谈到F7的价格和策略时表示:“一个品牌如果不能单月过万辆,或全年过十万辆,就会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丧失品牌的识别度,所以我们要迅速占领市场。”
在高云鹏看来,智能汽车领域仍处在以市场导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阶段,作为晚进的选手飞凡不应仅在智舱智驾等技术竞争中“高举高打”,更应把精力放在销量规模的提升上。在其看来,飞凡汽车的破局点在于上汽集团在燃油车市场多年积累的品牌声誉、技术积淀和体系化的规模竞争优势,这才是上汽和飞凡熟悉且擅长的赛道。
可喜的是,飞凡汽车对此似乎已有所觉察。“2025年的盈利目标是基于产品矩阵产生的规模、上汽集团的规模化支撑、原材料和电池价格变化等因素制定的。”吴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要告诉整个管理团队,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已有27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6976.66万股,占流通A股0.60%
综合诊断:上汽集团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4.29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飞凡汽车数次易名背后:专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降价潮”之下如何突围”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