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能转移导致DDR3供不应求,报价上涨20%
目前,三星美光海力士专注于DDR4/DDR5/HBM,DDR3逐渐退出,DDR3产能供应减少。最近,人工智能、网通需求激增,使得DDR3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华邦计划Q2调整DDR3规格DRAM,增长20%,成为第一家大规模涨价的芯片供应商。DDR3的涨价符合我们之前预期的“大宗”→国内存储厂商DRAM产品仍以DDR3为主,预计后续华邦调涨将跟进,业绩将逐步实现涨价周期。
二,DDR3 市场规模超 70 1亿美元,市场逐渐萎缩,但活力持久
1)市场规模:自 2007 年JEDEC发布 DDR3 到目前为止,DDR3(包括标准 DDR3、LPDR3已发展 15 年,2020 年在 DRAM 市场占比 20%,预计 2021年占比 8%,2022 年有望维持 8%的占比。预计 2021 年、2022 年市场规模 将分别达到 74 亿美金、75 亿美金。
2)市场逐渐萎缩:2020年 年 超过DDR4/DDR4的比例 目前处于80% DDR4 替 代 DDR3 切换期。DDR3 市场正在逐渐萎缩,其市场规模正在萎缩 2014 年达到最 大值 394 亿美金,到 2020 年缩小到 129 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亿美元 为-20%。
3)替代速度放缓,中短期仍占据一定行业地位。从 DDR3 标准的推出,到 2010 年 DDR3 三年后,超过市场规模DDR2;从 2012 年 JEDEC 推出 DDR4 标准,到 2018 年 DDR4 超过市场规模 耗时的DDR3 6 年。DDR3 被 DDR4 完全替代的速度相对放缓。我们认为原因有二:
①主流 DDR3 时代引进的产品量远远大于主流 DDR2 导入的产品量仅从 全球 PC 根据年出货量 IDC 的数据,2007 年(DDR3 新发布,DDR2 是 主流)出货 2.7 亿台,2014 年(DDR4 发布,DD3 主流)出货 3.5 亿台,增长近 30%,因为各代 DDR 如果升级不兼容,则不兼容 DDR,需要将 CPU、主 板材一起更换,更换成本高,更换成本高 DDR4 动力减弱。
② DDR3 目前主要需求落在大量低容量低端消费电子领域。该领域产 产品不追求高性能,短时间内无升级需求,如 WiFi 消费性路由器、家用电器等 电子产品的首选仍然是 此外,在汽车和工业领域,DDR3 还有一些比较稳定 固定市场,同时从 DDR3 切换到 DDR4 依靠主控芯片厂的芯片迭代和终端 共同推进市场。DDR3 需求来自于技术迭代过程中的滞后性和硬件 迭代速度慢,我们预计这种滞后在中短期内仍然存在。
三、价格跟踪:DRAM强劲上涨,DDR3有望加速上涨
DRAM:根据DRAMexchange,年初以来,DRAM18类现货价格涨跌幅度为+2.7%~+18.1%,平均涨跌幅度为+9.4%。所有材料编号均呈上升趋势,但DDR3材料编号整体上升幅度弱于DDR4/DDR5,预计后续DDR3将加速上升。
NAND:自年初以来,NAND颗粒现货价格涨跌幅度为-3.8%~+4.5%,31个品类平均涨跌幅度为+1.0%。NANDWafer现货价格涨跌幅度为0.0%~+13.4%,平均涨跌幅度为6.5%。
DRAM内存市场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市场,也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领域。2021年DRAM整体市场951亿美元。DRAM市场是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占三星、SK海力士、美光市场份额的95%以上,2023年占38.14%,SK 海力士比例达到 32.29%,美光市场份额达到 25.03%。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存储市场都处于高度垄断的状态,尤其是DRAM市场。三家公司占主导地位,两家公司是韩国公司。高垄断=产能去化容易+高独立定价权,不难理解存储价格上涨如此容易。(想想国内周期性行业,如水泥、养猪、光伏等,产能去化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寡头垄断尚未形成)
存储的价格上涨完全是由供应方的减少引起的。在正常情况下,由于需求的增长,存储的价格上涨。其价格上涨顺序是模块先涨价,然后颗粒涨价,最后晶圆涨价。这一次,晶圆先涨价,然后颗粒和模块涨价。
四、国内受益标的:
储存产品的核心原料是储存晶圆,其他原料包括主控芯片(NAND 中使用)、内存接口芯片(DRAM 中使 存储模块厂位于原厂下游,从原厂购买存储颗粒或晶圆。采购存储颗粒或晶圆的成本是模块厂的主要成本。终端产品需要存储模块。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存储高度垄断,而晶圆的垄断是存储。
中国有低端DRAM的晶圆厂,合肥长信和福建晋华都没有上市。合肥长信与赵毅创新关系密切,董事长都是朱一明。
因此,主要有三个细分行业受益于存储价格上涨:晶圆原厂、模块配套行业、模块厂。
先说模块厂:
1.江波龙-2021年主要销售256G和512G的NAND模块和8GB的DDR4,DRAM内存销售6.53亿,占收入比6.69%,毛利率5%,亏本交易。
江波龙2021年总收入97.48亿元,均为存储产品。主要有两个品牌,一个是自己创立的品牌foresee,另一个是从镁光手中找到的子公司lexar。我们不知道收购价格是否高,因为这笔交易没有披露。lexar是一个高端存储模块,2021年收入17亿,毛利率18.7%。
目前,江波龙确实是国内模块厂的龙头企业,销售国内产品。
2、香农芯创。
本来是做洗衣机减速器的,2021年Q3开始帮SK海力士卖存储器,收入翻了30倍以上,净利润翻了6倍以上。香农的毛利率很稳定,也很低。
在a股中,作为一名外国代理商,香农芯创与江波龙的关系好于销售自主产品的企业,即智飞生物与万泰生物九价HPV的关系,也好于泰坦科技与阿拉丁的关系。从三个行业的比较来看,代理销售公司的趋势和弹性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优于自主生产的公司。换句话说,香农芯创比江波龙更有弹性,但它不是一家科技实力雄厚的公司。
三、百维储存:
也只卖存储模块,2022年收入29.86亿,毛利率13.37%。不同的是,它有自己的密封测试厂,自己的密封,还有一小部分自主开发的芯片。从采购量来看,百维存储DRAM芯片的销售比例不低,可能是30%+,具体数量没有披露。
百维存储仅依靠模块,不值200亿元,目前江波龙市值只有360亿元。这个市场价值应该包含对其包装技术的期望。百维存储在海外大型工厂疯狂挖掘人员,只是为了自己做HBM密封测试,未来挤进HW供应链,为异腾进行密封测试。HBM存储器也用于人工智能服务器,这对HBM密封测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增量。
4 ,朗科科技
几乎所有的收入都来自存储业务,只有闪存业务, 以NAND 类型存储为主。
朗科不是投机性的,而是投机性的国企——朗科是韶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公司,朗科科技拥有朗科智算,朗科智算开发了国内首款RISC-V模型推理服务器。
5,德明利
只卖NAND存储,有封测业务。近三年收入持续增长,从2021年10亿增长到2023年17.76亿,复合增长率为21%。2023年毛利率16.66%,净利率1.45%。
自主控制芯片和固件的德明利,存储模块对晶圆的利用率较高, 这就是为什么它可以在2023年盈利。不好的是目前估值太高。即使NAND价格回到2021年90%,德明利润净利率回到9%,现在PE也是62倍。海涵财经
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产能转移导致DDR3供不应求,报价上涨20%”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