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降价)我觉得对我们没有什么影响。我们太弱小了,还得先发展自己。”2月3日,在北汽蓝谷(600733)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谈及特斯拉降价带来的影响,北汽蓝谷董事长、总经理刘宇对《证券日报》等媒体记者说道,“大家处于不同的市场细分领域,其实是没有竞争的。”
过去一年,北汽蓝谷沿着“市场化思维”的改革思路,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重点放在了“用户驱动型”企业的转型,倾尽全力打造的ARCFOX极狐品牌成为北汽蓝谷新发展理念的试验田。刘宇在沟通会上表示:“新能源产品不是简单的动力源改变,是消费者对车理解的改变,是我们造车思维方式的改变。”
刘宇还透露,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北汽蓝谷将发布与华为全面合作的第一款可以量产的、激光雷达自动驾驶产品,并在今年11月份接受预定。
谈亏损:新能源车市场规模“封印”了很多企业
2021年年初,北汽蓝谷公告,2020年公司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2.59万辆,产量1.32万辆,产销数据均大幅下滑,业绩亏损。
刘宇认为,基于目前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规模,盈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去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110多万辆,这个水平封印了很多企业,市值再高,不解决企业盈利性的问题。破这个题不是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己破,我认为是一个产业。”
同时,刘宇也坦承,随着技术的变革,北汽新能源自身也面临一些问题。北汽新能源在toB端车辆快速取得市场销量后便止步于业绩,toC端业务做得并不好。“我们前面走得很快,走得很好,低成本、速度快,取得了一定的市场领先优势。2016年我们开始思考下一步怎么办,于是极狐(ARCFOX)这个品牌应运而生,2017年开始与麦格纳合作,2018年开始跟华为合作。我们在做一次蜕变,把自己的皮蜕掉,争取爬出来是另外一个样。”
谈转变:要“用力过猛”地服务客户向特斯拉、蔚来学习用户运营
在整个沟通会上,以“用户为中心”“用户需求”“用户体验”,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汇。刘宇说,北汽新能源要做一家“用户驱动型企业”,“用力过猛”地做好客户服务。这对于一家国企来说并不容易。
为实现这一目标,ARCFOX极狐采用了大数据、数字化等新模式,通过“直达用户全旅程的数据治理架构”、“建立面向应用的数据分析引擎”、“推出面向用户、全功能整合的ARCFOXAPP”、“推出全数字化的终端触点和门店规划”以及“推出全数字化的业务运营平台”等方面,打破认知与经验的边界,让用户的每一次反馈都成为ARCFOX进行未来决策的依据,实现真正认知并理解用户需求。ARCFOX事业部总经理于立国更是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在app里直接和用户沟通,倾听用户的反馈和吐槽。
除此之外,在ARCFOX极狐,大量工程师自发组成用户群,对用户提出的意见给予解答,在倾听、沟通中交流问题、解决问题,不少人还与用户成了好朋友。最终大量有价值的客户意见体现在了OTA之中,这一举措让用户的参与感倍增。ARCFOX极狐还通过内部招募资深工程师作为志愿者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上门试驾服务,让客户通过与自身相关的生活场景体验,感受极狐的品质和车辆性能。
“很多尝试对各位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比如厂家直接运营客户服务,我们做的是直销,特斯拉、蔚来和小鹏汽车都是这么做的,但这是我们历史的一大步,北汽的一大步,行业的一小步。”刘宇说,北汽新能源整个工程团队现在开始以客户利益为导向,“在客户运营上,我们一定要学习特斯拉、蔚来,小鹏是如何做的。”
市场化属性是北汽新能源转变的关键词。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庆锋在会上表示,“我们坚定不移地从ToB到ToC进行根本性的转化。这个过程并不是说ToB这块的业务不要了,而是说从ToB中的优势业务中思考,把护城河修得更深、更高一点。但我们原来薄弱的地方,ToC现在从客户运营开始,带动整个公司的业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谈技术:首次对美技术输出BE21平台将面向全行业开放
今年1月和2月,北汽蓝谷先后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先后与斯太尔美国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技术许可协议》,许可斯太尔美国使用北汽新能源基于BE21纯电动汽车产品平台所开发的ARCFOXαT车型的电子电气E/E架构相关知识产权和平台架构底盘技术等相关知识产权,两项技术许可费的固定价款分别为1.92亿元人民币、5000万欧元。据介绍,这是北汽新能源首次对美进行技术输出。
刘宇表示,北汽蓝谷基于一贯坚持的开放共享原则,与麦格纳联合打造的首款全冗余架构的BE21纯电动汽车产品平台不仅打造内部整车高端品牌ARCFOX,也会向外部第三方品牌整车厂等共享开发。
在海外市场,BE21平台技术输出美国后,将服务第三方车企,打造高端车型。在国内市场,按照规划,北汽蓝谷将依托BE21平台,重点打造ARCFOX高端品牌,推出2款轿车、3-4款SUV产品,共计5-6款全新产品。其中,2021年将上市两款新车,一款是跨界车型ARCFOX极狐αS,另一款是与华为合作的搭载5G自动驾驶系统的HBT版车型。HBT版车型将搭载华为3颗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成为激光雷达量产落地的第一车。在未来,北汽新能源还将推出A级轿跑、A级SUV、B级SUV等产品,持续完善ARCFOX产品线。
谈智能化:与华为全面合作不做自己的操作系统
在智能化方面,刘宇介绍,北汽新能源与华为进行软件方面的合作,由北汽提出需求,华为做产品的定义和封装。刘宇还表示,北汽可以做自己的软件应用研究院,但不会设立软件开发研究院。“我在任期绝对不会说北汽做自己的操作系统或基于某种架构衍生的操作系统,没有这个财力和能力。”
对于目前火热的“软件定义汽车”概念,于立国认为,今天所有的汽车都是在假装“软件定义汽车”,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软件定义汽车”。“在我心目中真正的‘软件定义汽车’是苹果的app或者是安卓的app,或者是华为鸿蒙的appstore,这才是真正的软件定义汽车。最有魅力的方式是做一个平台,然后开放给全球非常多的优秀开发者开发各种各样的生态服务,然后放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共享利益。但今天还是做不到,今天大量的ECU在车里,都是以OEM品牌方为主,只有品牌方可以让大家协调着做。”
于立国认为,真正的软件定义汽车要到2023年、2024年左右才会形成生态,目前特斯拉做得比较早,其他企业也在追赶,北汽新能源会成为最早一批采用环网架构的汽车企业,这将在2023年实现。
谈裁员:目前没有任何通知或方案将建立激励体系
对于外界流传的北汽蓝谷计划裁员的传闻,刘宇表示,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公司尚无正式下发任何关于裁员的通知或方案。近期,公司按照年度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正常流程、节点和标准,有序组织开展部门(含二级单位)和个人的年度绩效评价工作。
截至2020年12月底,北汽新能源公司没有发生研发高岗主动离职的情况,也没有计划开展对在岗的研发高管进行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况。
连立峰介绍,目前北汽新能源正在推动业务的高端化、创新化转型,资源也将重新配置,把落后业务的资源优化配置到价值创造的高端环节、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面向未来加强力量。其中就包括人力资源。北汽新能源一直以来重点打造自主研发团队,持续增大研发系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三电及智能网联系统的核心人员招聘。2020年已经重点开展了三电系统人员招聘,2021年,公司还将持续加大自主核心技术、关键核心“卡脖子”领域人员编制倾斜和招聘力度。
与此同时,北汽新能源正在推进改革,推行“国企体制,民企机制”,打造员工与企业的共同体,实现公司经营业绩、组织业绩、个人业绩的强关联、强挂钩,目的是把公司关键指标层层传递至个人,重奖重罚。在KPI考核体系外,推行企业OKR战功激励体系,鼓励组织和个人抢活干,超额创造价值,用“战功奖”实现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员工,薪酬上不封顶。不能创造价值的员工,实行末位淘汰。
(编辑 张明富 上官梦露)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下跌的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749.86万股,占流通A股0.96%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8.52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长期投资价值一般。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特斯拉降价对北汽没影响 首款与华为全面合作车型年内量产”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