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号晚,在公布2020年年报之时,中来股份也同步公布了2021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6.25万元,同比增长161.26%;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股,同比增长166.67%。
关于2021年一季报公司业绩表现亮眼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背膜和电池组件的产能较上年同期增加,同时公司光伏应用系统业务收入显著增长。
资料显示,中来股份专注于光伏背板、N型高效单晶电池及光伏应用系统等三大业务的研发与生产,其中背板业务年产能达到2亿平方米,全球市场占用率达25%以上,成为全球最大背板制造商之一,同时公司掌握NTOPCon、NIBC、TBC等技术,拥有2.1GW 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产能和2.7GW组件产能。
近年来,中来股份紧抓光伏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公司现有产业形成的生产、经营、技术等方面的成熟模式和经验,积极布局光伏产业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截止至2020年,公司已拥有超过10种不同结构的背板产品,其中“Hauberk”技术的透明背板在材料、装备及工艺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TOPCon电池生产技术也迎来创新升级,不仅缩短了制作工序和提升电池转换效率,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目前子公司中来光电累计获得授权专利72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实用新型专利52件。
回顾“十三五”期间,我国光伏产业主要制造环节均实现翻倍增长,产业表现出顽强的韧性,对于未来光伏产业发展,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十四五”期间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到90GW,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得益于光伏装机量的增长及研发技术的持续升级,公司产能释放得到极大提振。年报显示,公司2020年背膜生产量达13,01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19%,电池、组件及系统生产量更是达到1,763.99MW,同比增长63.63%。公司表示,产能释放离不开国家“内循环”的经济策略,内需的持续强劲保障了背膜、电池及组件的旺盛需求,也必然为公司的盈利和发展带来良好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中来光电POPAID技术实现了N型TOPCon电池核心结构中的隧穿氧化层、掺杂多晶硅层的单工序沉积,在行业内首次将无绕镀单面沉积原位掺杂多晶硅层技术应用于钝化接触核心结构的制备,解决了N型TOPCon电池生产化过程中制造成本偏高、工艺复杂、良率偏低等难题,并且实现了TOPCon电池全产业链装备的国产化,对行业内新型高效电池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出重大贡献,本项目产品及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6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70.85万股,占流通A股0.32%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75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一般。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产能释放进入快车道 中来股份一季报业绩亮眼”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